中国花道起源


中国最早的插花是南北朝时期。瓶史上最早有关瓶花的记载是南史,南史晋安王子懋传记载“有献莲华供佛者,众僧以铜甖盛水,渍其茎,欲华不萎”。而铜甖是一种口小腹大的盛酒器,是现代瓶花容器的原形。

进入到隋唐时代后佛教开始盛行,深山古刹、寻常街巷皆因敬佛而花影婆娑。瓶花(林派花道之瓶供)和插盘花(林派花道之盛供)渐在此时漫延至宫殿的每个角落并盛行于民间。每年牡丹花盛开时节,宫廷中都要举行牡丹插花会。此时插花已经有严格的标准和非常讲究的排场,从而成为初始的花展呈现。因此,林派花道的主要花型原形正是源于这个时期佛前的瓶花和插盘花。若就比例来说,不论瓶花与插盘花,其花枝与花器的比例约为八比五,正合于『黄金分割』,亦是中国正统插花的典型。隋唐时插花以简洁明快的三枝枝干为主要架构,而林派的花型结构内亦以主客副三枝造就创作骨骼。

另外,林派的插作心境亦与禅者修行互相融合渗透,袅袅梵音,荡涤心灵。禅者体会花开花谢的因缘、认识花材的随缘、无我相中的不执著,与林派之法门传达正知、正念、正行之道,德、善、美、雅之理念同流,即人生上层的喜缘。

隋唐后,时至五代十国,政局动荡不稳,文人雅士避乱隐居,吟诗泼墨。插花从以往的庄重讲排场变成不拘一格,而这种自在的花道插作方式与林派手感花趣异曲同工,就地取材,名花佳卉、山花野草都可使用。这个时期人们甚至开始创新从后往前插作的技艺,成为当时有史最高的花道技艺,后续各朝代亦未超过此技艺,林派花道的“反面插作”正是传承此最高技艺,亦是林派花道别具一格核心所在,极其考究插作人对花草生长性的理解。


历宋元至明清,宇内升平,插花风气蔚然成风,成为生活四艺之一,人人生活以此为修养,亦是文人雅趣之核心。有关插花的技术或品鉴之专著问世,如明代张谦德《瓶花谱》、袁宏道著《瓶史》等。这时期的瓶花插作在技艺和理论上稳步走向了成熟,而瓶供(即古代之瓶花)亦正是林派独树一帜的灵动核心   

此时的瓶花基本上有应俗与爱好自然写景的倾向。而写景式插花,也叫盆景式插花,即以水盘插花式样,通过盆景手法,表现山、石、湖水以及原野的自然美景、层次,展现自然界的万物景观,移情于景,着力表现花草树木、作物自然生长的姿态、神韵。此时应景而萌生出因物喻志的,唯心而出现的“自由创作”更是这个时代的充分代表。

花道是一种哲学的佛道冥思,那么其创作必经取舍与参悟,将纷纭的世俗琐事沉淀,将浓艳的五色繁杂沉淀,取材自然,删繁就简。“心田不长无明草,觉苑常开智慧花”,好的花道作品,必无一叶可减,一花可增,意态天然,了了常明。

内心宁静的人是幸福的,这宁静源自于对花道的热爱,修一颗匠心,潜心创作。

一位真正的华道家,对待一朵花的态度,犹如对待一个弱小的生命、一颗柔软的心灵,温柔而严肃。唯有对微小予以重视,才能让哪怕一片叶子在手中诞生生命的能量。

中国古老的花道文化艺术,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中儒、道、佛文化所追求的自然境界,融入了中国诗、画的文化内涵。与花草交心、爱顾植物的心意,这种精神才是花道艺术得到发达的******原因。

扫码关注公众号